(2)规范实验人员操作
消除了将污染物直接带入实验材料的PCR实验室净化人员的直接污染,并避免了因实验人员的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间接污染。
(3)注重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
一般实验室中的“清洁”概念在实验后大多停留在清洁和处理中,但PCR实验室净化过程中废弃物在持续地向实验区域发散微粒及微生物,杂乱无章的环境还会增加实验误操作的危险。故注重对实验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,将其暂存于位置,以及维持操作环境一定的整洁度,可以对防止实验污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。
分级及分类:I级:生物安全柜可使气体由外向柜内流动,然后气流排向外界,配有微粒空气过滤器,仅能捕获0.1-0.3um以上的颗粒,不能捕获化学烟气。II级:又分为A1,A2,B1,B2.目前使用的是II级A2,B2型生物安全柜。气流可部分在柜内循环,部分外排,B2全部排到室外。III级:经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,下部为手套箱式操作口,核酸检测实验室PCR装修,箱内负压,可确保人体与柜内物品完全隔绝。
1●实验室人员防护
确保防护用品配备充足,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:相关防护用品及执行的标准:口罩(yy0469-2011)、
防护口罩(GB19083-2010)、
N95 ( 美国NIOSH42CFR841995)、
防护服(GB19082-2009)、
护目镜(GB/T14866)。
也可选用与上述物品有同等功效的国际产品。
实验室医务人员防护: ① 采取三级生物安全防护:穿工作服、工作鞋、戴防护帽、防护口罩或KN95/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(戴KN95 口罩时,外层加戴一次性口罩)、护目镜、一次性防护服、防护面屏、双层乳胶手套、防水靴套,加穿防水隔离衣,加手卫生。
② 注意事项:实验完毕,按标准流程依次脱个人生物安全防护装备,污染面切勿接触内部衣物。
医务人员皮肤、黏膜暴露后处理:立即清除污染物,用吸水材料蘸取0.5%碘伏或消毒剂擦拭消毒3min以上,使用清水清洗干净;黏膜应用大量0.9%氯化钠或0.05%碘伏冲洗消毒。